2007年4月6日 星期五

譽馨的第一章 心得與提問

文/張譽馨

【心得】

第一章論述的重點擺在「文化轉譯」的部分,也就是行動者與在地師傅彼此間「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對方的興趣」,以建構出共同的社會想像,使社區得以進步。

「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對方的興趣」,這是理性溝通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卻也是最常被遺忘的小地方。因為我們常常急於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對方聽,在意對方能不能夠理解我們,但是我們卻沒有更細緻的思考到,對方為何要重視我們的理由!若不能夠注意此一細節,往往在進行不同利益團體間,甚至是利益衝突團體之間的理性溝通時,結果大多是不歡而散。楊弘任在文中解釋文化轉譯時,提到兩個層次的「雙向轉譯」過程,第一個是專家與農民間的知識差異;第二為公共行動團體和村落傳統組織間,對於「公共性想像」的相互轉譯。專家的知識必須名刻到在地師傅實做的身體知識;公共行動社團的論述知識和公私領域之分,也必須與傳統組織所重視的實做知識和動機相互連結。否則共同的社會想像無法實現,社區營造也不過是另轉名目的派系運動。

將前述雙向轉譯過程放在TYCF與台灣社會的互動上,TYCF比較類似以論述和公私領域之分為主的公共行動社團。當我們在面對台灣青年公民時,該如何用我們的語言說出他們的興趣呢?尤其在當前金錢制上,以及社會普遍沈迷於上流社會生活的追求下,我們該如何告訴青年,關心公共事務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即使透過各類活動的舉辦,例如城市美學、青鳥計畫等,都類似於單向轉譯的知識倡導。對許多沒有接觸過,或是專業學理較缺乏的青年而言,我們關心公共議題的方式往往太過深奧,因而也引不起他們的興趣與關心。或許我們進行各類計畫或活動的前提,可以好好思考該如何用我們的語言說出青年們的興趣。


【提問】

楊文中不斷出現的「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對方的興趣」,其意義究竟為何?尤其是語句中的「興趣」一詞,是否包含了「利益」的部分呢?抑或單單意指引發對方關心和採納其意見的興趣?

將地方社會社區營造中「雙向轉譯」的過程,擴大到社會中組織工作者對民眾,或是不同利益團體間的轉譯過程時。除了知識論述上的轉譯外,是否還有其他要素的轉譯?例如情感、認同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