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從林邊民主促進會、東港溪保育協會、林邊文史工作室

文/ 我是剛動起來、新加入的邱彬逢

從林邊民主促進會、東港溪保育協會、林邊文史工作室。

從民主團體、環境運動、文史運動到社區營造。

在地菁英領導社運氣息帶入林邊,在加入外來社運團體幹部協助結社,將原本以環保為主的社區議題,逐漸轉至愛鄉、愛社區的方向,直到在地實作經驗為主的師傅進入,發揮在地師傅的實作。


從學習的角度來看,美國的教育學家杜威(Dewey),他主張從實踐中學習,也就是「做中學」。教育是經驗不斷的累積與改造。個人覺得還頗符合杜威的論述。


在實作尚未進行之前,在地師傅並不太了解論述人員所說的企劃內容與遠景,因此會有社團幹部所說的「不會辦事情、只會做事情」發生。

這時,我想社團幹部所扮演的角色,「領進門」引進社區營造的大門。在實作人員提出怎麼做的時候,專家適時提出轉譯的論述。在實作過程中,社區師傅技術的實作、社區義工的協助,社區義工學習師傅的技術,專家也可以進行學習,這樣可以體認實作,並與社區成員有互動。

在實作成果出來後,功勞分享,我想不只是一個實體的部份,在實體所代表的背後,過程、經驗、文化轉譯,頓時昇華為心靈的部份,之後專家在帶入言語論述的部份,使得在地師傅更能認同言語論述,而達到轉譯的效果。


社區營造就在這種實作與論述、師傅與專家之間不斷轉譯。使的社區營造,不斷的經驗累積與改造,不斷的進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