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從小事來開啟轉譯

文/鄭詠文

無論從任何事情都必須要從週圍的小事做起,在社區總體營造中的環保便是其中之一,理由一比較能夠凝聚大家的共識,因沒有人是喜歡骯髒的環境,理由二擴大一般常民的參與率,隨手做環保是件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理由三這是一個基本的要求,假如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再多的建設也是白費。故環保的問題如本書所提及的掃街、淨溪、淨灘等活動,通常是一個社區總體營造的可以帶動在地人的首選。

本人認為在推動整個總體營造上,最重要的工作即是如何去整合各方派系和團體的意見與力量,並且如何去取得共識去執行將是一個關鍵,尤其是對象係本書所言“派系最為根深蒂固的台灣南方”。在第5章的5.1前言一開始有論及到不同性質的「公共性」的組織或團體,例如:有政治信仰的民主促進會、著重於鄉內社區行動的文史工作室、有宗教性的屏東慈濟功德會、經歷環境運動洗禮的東港溪保育協會等。另外個人的職業、理想、派系、習性也有所不同,這也突顯出「文化轉譯」所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轉譯過程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整個社區總體營造的品質。換言之,轉譯若是無法引起在地常民的興趣和關注,就無法獲得當地的資源,自然就很難推動各項社區總體營造的相關工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