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讀書會:The Next Form of Democracy

今年底新一季讀書會開鑼囉!這次我們閱讀的書名是"The Next Form of Democracy"
歡迎有興趣的人加入我們的討論。

聯絡人:張譽馨 venus.c1229@gmail.com

詳細場次如下:
10/28(三) 19:00~21:00 in 北教大
第一章 Good Citizens and Persistent Public Problems
導讀:譽馨,回應:婉慈

11/18(三) 19:00~21:00 in (暫定北教大)
第二章 Is Everything Up to Date in Kansas City? Why "Citizen Involvement"
May Soon Be Obsolete
導讀:惠涓,回應:譽馨

12/9(三) 19:00~21:00 in 小易&Joy家
第四章 The Increasing Significance of Race in Public Life
導讀:小易,回應:惠涓

12/30(三) 19:00~21:00 in 小易&Joy家
第五章 Washington Goes to Mr. Smith: The Changing Role of Citizens in Policy Development
導讀:JOY,回應:小易

1/21(三)19:00~21:00 in (討論中)
第八章 Sharing the Buck: Communities Rethink Public Finances and Public Responsibilities
導讀:宜卿,回應:JOY



書籍簡介:
民主制度進入21世紀後,公民日漸重視的是他們如何影響決策,而不是當一個被動的被管理者。此轉變一方面有可能受到民眾知識、技能提昇的影響,使得民眾越來越有能力參與公共事務;另一方面也因為過去少數決策的型態使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日漸低落。為了擺脫過去專家治理的政治型態,當今追求的是一個全民共同承擔責任,或是共同進行決策的時期。因此,這是一個從大政府轉變為全民共治的時代,其所提倡的是民主治理(democracy governance)的概念,該想法興起於90年代,是一種群體治理(governance community)的藝術,其包含參與、審議、以及協商的要素。根據作者的說法,一個好的民主治理應當包含四個條件:1)廣納各類民眾的參與;2)同時結合大型和小型的討論會議,小型會議的目的在促進民眾對話,而大型會議則把想法變成行動;3)提供一機會平台,使參與者從中認識或接觸不同價值觀的聲音和想法;4)促進改變現狀。
作者認為,在民主發展過程中,我們若想知道下一個民主型態是什麼,唯有透過不斷實驗才有辦法找尋可能的答案。因此作者在開場的介紹中簡要說明過去曾經實驗過的民主參與形式,並提出證據證明民主制度正在改變。

民主實驗
美國於1992年因為Rodney King的案件而引發民眾廣泛討論種族主義的問題,而地方政府為了化解族群之間的衝突,展開許多小型的討論會議。他們在舉辦小型會議的過程中發現,如果會議包含了以下四種基礎概念,討論會的成效往往比較好:1)立場中立的主持人;2)參與者自訂討論規則;3)從私人經驗出發展開討論;4)利用紀錄幫助參與者進行討論。其實這些發現並不新,美國早在五、六十年前的黑人民權(Civil Rights)運動,或是更早之前就已經使用過這些討論技巧,只是如今運動者確實把這些技巧實踐於討論過程中。
在許多議題上,政府部門均以小型討論會議的方式,透過民眾的能力與創意來幫助政府解決問題。可惜的是,這種討論型態後來只著重於「如何開會」,而不是鼓勵民眾進行討論。因此,為了讓更多民眾有機會參與討論,社會行動者不斷鼓勵參與者從個人經驗出發進行討論,並且盡量避免直接討論政策議題。因為他們認為,如果民眾直接進行政策議題的討論,將使得討論的範圍變的窄小,此外,民眾也可能因為先入為主的想像而無法導引出多元意見。此時,民主參與著重的是如何吸收更多的民眾參與討論,而想吸納更多民眾參與必須讓民眾知道他們代表的不只是本身,而是背後更大的社會群體。另外,要求民眾參與討論並不夠,還必須鼓勵他們利用休閒時間參與後續活動,使民眾知道政府確實買他們的帳,而且他們的意見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之一。
地方政府以及運動組織者在種族、教育等議題上透過吸收更多的民眾,以及協助民眾進行對話的方式消除社會衝突,但只有討論是不夠的。除了對話之外,還必須要有行動。因為民眾真正期待的是實際的改變,但他們普遍覺得政府不會將他們的想法付諸實行。因此後來又創造了一種以行動為主軸的會議,名為行動論壇(action forum)。這個論壇的重點不只是進行溝通,還必須進一步促使民眾將構想實踐出來,因為唯有透過實際的行動,才能真正實現全民共治的民主治理。
然而需注意的是,會議的安排必須盡量避免「影子政府」(shadow government)的情形,譬如開會時間不方便、不鼓勵民眾從個人經驗出發、以及民眾無法握有最後的決策權等。因為即使所有參與者擁有共同的目標,但他們的表達方式、對會議的期待並不同,所以用統一的模式套用在不同群體身上,有可能造成排除效應,久而久之,這樣的會議變成特殊群體的討論,而且是一個缺乏代表性(合法性)的會議。影子政府的問題在美國早期的會議時常出現,但隨著1990年代以來新一波政治人物的出現,再加上民眾與運動者對政府的不信任,政策制定者日漸發現他們必須和民眾一起工作,否則有可能遭致強大的反彈。政治人物發現,雖然和民眾一同工作是一件困難的任務,但如果擅自決定一項政策則有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民主形式的實驗除了強調吸收更多的參與者,以及將想法化為行動之外,九零年代另一個廣受歡迎的民主實踐方式為「願景工作坊」(Visioning)。「願景」強調的是讓民眾自行計畫未來。推行「願景工作坊」的時候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1.願景討論非常重視民眾的代表性,如果參與者無法代表整體人口群,討論內容往往很難實現。
2.除了討論既定議題外,同時必須留一些空間讓少數意見,或是先前沒有機會被討論的意見浮現。
3.討論若只重視決策,卻忽略參與者教育程度的差別或是族群關係,那麼會議將無法包含弱勢的聲音。

民主在改變嗎?
1.過去從上到下的討論方式已經變為有下到上的互動。

2.有越來越多的民眾參與討論,而且政府也試著學習和不同社會群體的公民互動,並非規範公民應當扮演何種角色。

3.政府願意和民眾共同治理,譬如越來越多的都市和社區參與討論;直接面對種族和文化差異帶來的問題;從對抗貧窮問題,轉為考慮低收入者如何影響決策;全民責信制度;社運團體的壓力變強大等。
章節介紹
第一章:當我們希望促進社群關係時可能遇到的困難有什麼?作者重新檢視傳統的政治參與如何限制我們的政治想像,以及在消極的公民社會中,我們如何定義公共問題。
第二章:解釋為什麼傳統的公共參與會失敗,以及我們對公民是否存在的刻版印象。
第三章:都市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礙有哪些?作者試著提供一個更廣泛的背景脈絡來說明,如何維繫或創造社群關係。
第四章:族群對話的演進對於未來合諧族群關係的幫助。
第五章:探討input gathering(集思廣益)的哲學,並且討論政府和民間的相互需求如何讓彼此共同合作。
第六章:社區組織者如何透過自己的力量形成非營利政府。
第七章:父母和教育者如何長期合作,培養學生學習自治並且參與學校政策的制定過程。
第八章:社區如何擺脫傳統的桎梏,透過預算會議或是社區會議等方式來管理社區財政並促進社區發展。


我們不應當悲觀看待民主制度,就好比邱吉爾的名言「民主沒有什麼好,但卻是目前為止最好的政治制度(Democracy is the worst form of government, except for all of the other forms.)」。相反的,我們應該積極行動並促進民主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