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綠色民主讀書會》- 導讀(一到三章)

文/泰尹


事實上,我認為何明修在文本的前三章主要做了三件事:首先,他用一個較大的框架來向我們解釋何謂環境運動;其次,他納入台灣的經驗,並試圖在之前的大框架上為台灣做初步的定位;第三,他試圖為台灣經驗的特殊性找出社會文化起源,並初步點出未來我們若意圖從事環境運動,可能的機會會在哪裡。##ReadMore##

第一部份:

何謂環境運動?簡言之,所謂的環境運動就是『共同保護我們的環境』。說來簡單,但事實上,它試圖藉由重新調整現代社會中的財富與權力分配關係,以重新塑造出一套新的社會-環境關係。


環境運動的手段與目標(定義上)

早期:藉由全面性的反環境資源使用來保護環境。
現代:有限度的發展,整合生計與生態,希望藉由追求環境正義(包含環境風險的平均分配、不同生活方式及傳統的互相尊重以及眾人對於環境決策的共同參與)來追求永續發展的可能。

環境運動的兩種主要的出現形式(一般常見的情況)

形式

起因

主要發生地

領導群體

改革方式

北方模式

保存自然生態

已開發國家

中產階級

體制內改革

南方模式

維持居民生計

開發中國家

弱勢群體

體制外改革

環境運動與民權運動的合流

由於後來人們發現環境污染的界線與社會階級的邊界吻合,環境運動因而開始與民權運動合流。

第二部分:

大致上而言,何明修認為台灣兼具南北兩項模式的特色,且幾乎於1980年代中期以後同時發生。(其實1980中期之前即有相關的環保或抗爭行動,只是那一些行動未兼具特定目標的協會及特定目標的公眾集會,因而不被歸類於社會運動)除此之外,由於台灣環境運動發展之時正逢台灣政治轉型期(自由化),因此,台灣環境運動的最大特色即是高度的政治化。

環境運動在台灣的發芽:

A. 專家學者:於1970年代即開始就環保議題與官方進行對談,1982年學者參與國家公園的策劃以後,學者的角色也逐漸跳脫出過去單純的學術研究,更進一步的逐漸開始與大眾互動。此時,專家學者的主要工作有二:一為宣導環保相關概念;二為從環保的角度協助設置或反對一些國家建設(都是一些較為溫合理性的工作)。但即便是如此,由於專家學者往往官方色彩太濃厚,再加上遠離群眾,因此,何明修認為其影響力其實有限。

B. 黨外人士:多強調環境議題背後的政治矛盾而未強調其社會源起,因而影響有限。(簡言之,黨外認為只要政治上的問題被解決了,環境議題自會被解決)

C. 草根民眾:主要是基於第一線的受害經驗而加入環境運動。其中,於1984年基於反三晃案而成立的台中縣公害防治協會為台灣第一個草根性的環境組織。

利用對三晃案、反李長榮案、反杜邦及反核四這四個台灣著名環保運動議題的分析,何明修提出,事實上,『草根民眾』才是早期的環境運動之所以能夠出現的先驅者。至於多數的專家學者,在早期的環保運動過程中其實參與都不深,直到需要具備高度專業性的貢寮反核四議題於1986年逐漸發酵後,專家學者們的角色才開始重要。(專家學者由理念人à政治人)至於黨外人士,由於會利用他人投入環境運動的成就來擴大自身的政治利益(割稻尾),因而自始至終與台灣的環境運動間保持著相當的緊張關係。簡言之,『草根民眾』才是早期的環境運動之所以能夠出現的先驅者,至於專家學者及黨外人士,不過都是趨勢的追隨者罷了。

第三部份:

為什麼台灣的例子是特殊的?我們應該如何來解釋台灣的例子?在這個部分中,何明修意圖從文化層面來提出解釋:事實上,環保作為一個不明確的字彙,在不同的脈絡下會產生不同的意義,而在第三章中,作者就是意圖以後勁的反五輕運動為例,說明台灣的例子為什麼會具有特殊性。(這是內在層面的解釋,在後面的章節中,何明修則將從政治面提出外在層面的解釋)

後勁反五輕的案例:

在這一個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地方宗教』與『社區』之間的關係:宗教是社內人之所以得以建立地方認同的基礎(過去的共同祭拜與宗教儀式讓社內人產生了集體感)、是社內人願意團結抵抗國家權力的原因(筊杯站立、發爐讓社內人認為神叫他們要團結)、既有的宗教儀式也成了社內人抗爭的主要手段、除此之外,宗教在運動過程中所提供的金錢資助,更是運動之所以得以開展最現實的因素等。簡言之,後勁的反五輕運動具有高度的地域性、特殊性,然而,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環境運動的普遍主義被消滅了,外人的難以參與讓運動本身顯得孤立無援,最終也因而失敗了。

何明修認為,後勁的例子顯示了:既有的文化在一定程度內可以用來建構現代性的某些形成,傳統的『民間宗教』構成了整個環境鬥爭的核心動力,而這,也就是環境運動的社會起源。(簡言之,我認為何明修想表達的是:環境運動作為一種社會運動,不應該只談『理想型』,事實上,唯有瞭解各地既有的脈絡,尋找出環境運動在各個地方可能的著力點,方才有成功的機會,而台灣既有的民間宗教,無疑是我們可以試著著力的地方,不過事實上,故事尚未說完,我們應該看完後面的章節再下結論

結論:

當環境保護作為一種科學知識時,是普遍主義的,且科學家間的知識交流是關鍵。但當環境保護作為一種社會運動時,則是特殊主義的,除此之外,關鍵常常是草根群眾的自發性行為及其當時所面臨的外在環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