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是何明修及楊弘任的新書
其他伙伴若有任何想法
也請隨時提出討論
咱們再一同來決定念哪些書唷^^
以下分別為鎮宇及泰尹為這兩本書寫的兩篇短介:
《綠色民主 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何明修,2006年12月,群學出版社。
目錄
第一章 導論:研究台灣環境運動
第二章 環境運動的起源:專家學者、黨外與草根
第三章 環境運動作為社區復興:重訪後勁反五輕運動
第四章 政治自由化與環境運動的激進化(1987-1992)
第五章 政治民主化與環境運動的制度化(1993-1999)
第六章 政黨輪替與環境運動的轉型(2000-2004)
第七章 環境運動的自主與依賴:比較美濃反水庫與貢寮反核四
第八章 為何民政黨政府的廢核政策失敗
第九章 環境運動與公投
第十章 結論:環境民主化的未來
簡介
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為何明修的博士論文改寫,其他章節曾發表在學術期刊上。這本書追溯環境運動的歷史軌跡,從解嚴前的初步萌芽到政黨輪替之後的轉型。三個主要的質問引導這本書的寫作:環境運動是起源於何種歷史脈絡?在威權到民主的鉅變之中,環境運動扮演了何種角色?那些道路可以通往環境的民主化?
台灣的環境運動已經20歲了,從1986年的鹿港反杜邦運動以迄晚近的蘇花高爭議。本書完整記錄了保護台灣環境的這段實踐歷史,並剖析政治轉型過程中環境運動所扮演的角色。環境運動不只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品質,還涉及社會正義此一根本價值:誰來決定社區的共同願景?哪些人從開發中獲利,哪些人需要承擔惡果?這些問題,環境運動者無從迴避。就此而言,環境運動所追求的其實就是環境的民主化。本書回顧過去的環境運動路線,包括國會遊說、參選、組黨、公投等,進而揭示未來的「陣地戰」策略,我們可優遊於多元自主的市民社會領域,分別在專業、勞動、消費、投資等議題上推動環境的民主化。
作者簡介
何明修
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
美國紐約大學傅爾布萊特訪問學者
現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
研究領域有社會運動、環境社會學、勞動研究、教育社會學等。
著有:《社會運動概論》(2005,三民)
《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楊弘任,2007年1月,左岸文化。
這是由楊弘任老師本人的博士論文所改寫並出版的新書。作者本人在這一本書中深刻的探討了作為一名社會運動者,該如何奠基在當地(屏東)既有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脈絡下發展社會運動,並進而達到讓在地社會與在地人群一起『動起來』的目的。『如何捲動人群』向來是社會運動中最必要的一門學問,也是我們社團當前面臨到的重要難題之一,即便各地脈絡不同,但我相信透過楊老師深刻的經驗與分析,我們將獲得許多啟示。由於剛好讓我找到文本封面上的內容大綱,我也就言盡於此。接下來,將是文本的大容介紹及章節安排。最後,則是對讀書會可能進行方式的初步安排。
文本後面的內容介紹如下:
台灣民主發展史上,來自南方的力量一直不容忽視,這代表南方人民必須能夠凝結為一股集體的力量;弔詭的是,台灣南方卻也是派系最為根深蒂固的地方。 如何動員才能最有效地串連起原先利益與黨派繁複糾葛,而文化與理想也繽紛呈現的人們?這一切看似矛盾與衝突的起點,自社會運動黃金時期起,又如何持續匯聚為另一形式的社區生活?作者以類似《金翼》、《銀翅》社會人類學的寫作典範,夾議夾敘,描述屏東林邊鄉各階段社區「動起來」的過程。
由於派系糾葛的歷史淵源,讓整體社會「動起來」的過程更顯複雜。在林邊這樣典型的小鄉鎮,並沒有任何中心化的單位足以指導或整合這一切,也不是當地民眾突如其來就能產生新的地方認同。這一切的變動過程,既有其深遠的歷史結構因素,又有來自行動者偶然機緣的即興演出。各個看似小人物的高能行動者,如何面對複雜 的情境,堅持何種理想,這些都活生生地呈現在作者筆下。
只依靠社會改革的論述並無法號召村民的參與,也無法突破因襲的利益矛盾,作者擴 大整個分析的視野,將在地的人群分類、政治組織、社區團體一一納入,並由「蓮霧變成黑珍珠」的技術師傅實作傳統出發,勾勒出在地的文化習性與身份認同。最終我們將看到,身體實作所帶來的公共參與氛圍,如何讓這樣一個派系對立的小鄉鎮脫胎換骨,新的在地知識、在地倫理與在地美學逐漸萌芽開花。
文本的章節編排如下:
顧忠華教授推薦序
李丁讚教授推薦序
葉啟政教授推薦序
第一章 導論:建立社區行動的理論
第二章 黑珍珠之鄉的地方派系
第三章 看不見的技術:蓮霧變成黑珍珠
第四章 在地結社風潮及其轉型
第五章 黑珍珠之鄉的社區總體營造
第六章 結論:漫長的文化運動
至於進行方式,我的初步規劃如下,當然,如果有其他想法,請盡量提出並一起討論:
第一次讀書會:咱們念文本的前兩章及前面三位教授的序,約一百頁。其中,由於顧老師的序主要像是『主編的話』,而葉老師的序則像是『指導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與期許』,因此兩篇的頁數都不長,提及的概念也不多。因此,我們會將重點放在李老師的序以及文本的前兩章中。在李老師的序裡,李老師首先用極短的篇幅替我們稍稍回顧了台灣社會運動的發展脈絡,並將之牽引到文本的主題---社區營造,以建立我們的時代感與基本想像。至於本書的前兩章,則可以讓我們瞭解本書的形成背景與理論脈絡,有益於我們最後的分析與探討。
第二次讀書會:探討第三及第四章,共約一百頁。藉由田野資料幫助我們瞭解在這一個個案中,社會運動者的操作手法;在操作的過程中,『實作』、『技藝』與『溝通』之間的彼此鑲嵌;以及最後所呈顯出來的結果。
第三次讀書會:探討第五及第六章。但由於本次讀書會文本量較少(約八十頁),因此,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建議再納入李老師在先前的序中對台灣社會運動及社造的簡短回顧與討論以與作者的作品互為反省與關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