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領域在台灣> 第四章導讀
文/ 張譽馨
承接上一次讀書會的討論,我們瞭解公共領域的基本概念,以及此概念在台灣的發展後。這篇文章主在討論我們如何定義公共領域的「公共」二字?什麼樣的議題可以被視為公共的?它判斷的標準是什麼?另外,如果我們對於任何「公共」的事物存疑那又有何結果?
作者在文章中首先從理論面討論我們對「公共」的定義。從傳統「公」等於「官」、「整體」的思考,到西方社會歷經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後的「公共領域」定義,作者點出公共領域的三個社會基礎—社會分化過加速、代表者的多元化、以及公共領域行使方式的考察—以及當今市場競爭化的公共領域可能出現的問題。最後,作者再以台灣經驗為例,從公共領域的三個社會基礎分析公共領域在台灣的運作。
以下,我將根據文本提出問題以瞭解作者在文章中主要想表達的意義為何,並進一步釐清可能的疑問:
西方社會在歷經工業化與資本主義發展之前,其對公共概念的定義和其他文明社會相去不遠。傳統上,我們如何看待「公」與「公共」的概念?
西方社會在歷經工業革命與政治革命後,公共領域的出現有三個基本條件:社會分化過程加速、代表者的多元化、以及公共領域行使方式的考察。這三者對於促使公共領域的出現,分別發揮什麼作用?
作者在第二節分別就三個層次討論台灣經驗中公共領域的社會基礎。而在第一個部分,台灣在歷經經濟全面商業化與現代化過程後,台灣社會分化後的「公共性」得以獲得與政治分離的自主性。雖然媒體輿論的發展超越某些既有道德秩序的價值,但它畢竟使我們擁有較多的空間參與公共事務討論。不同於過去同質性的討論,再加入「個人主義」與「社會分工」的概念後,如今我們對「公共」的定義為何?
作者在本段最後提到,對公共領域或第三部門的規範與其設定成員資格,不如限定在遊戲規則上。這樣的限定,是否存在一些風險?
在代表者的多元化部分,為什麼亞當史密斯的自由主義信念可以促使NPO具有公共性?
作者在最後一個層次討論中提到,台灣社會是從政治民主化走向社會民主化。在這裡我想討論的是,為何政治民主化會是一個重要發展過程?
【綜合討論】
回到文本,我們究竟如何判斷何謂「公共」?又如果我們質疑任何有關「公共」的議題,作者認為會有什麼後果?
作者在第一節的最後提到,公共領域的市場競爭化常導致非西方社會「失序」的問題,何以這樣的情形容易在非西方社會出現?西方社會就不會嗎?
依照作者描述,台灣是否已經具備發展公共領域的三個社會基礎?如果沒有,那我們缺少的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